Search

【一生聲援民主、富貴不能淫,六四流亡者蘇曉康記憶中的史學泰斗余英時】
開創中國思想史研究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一生聲援民主、富貴不能淫,六四流亡者蘇曉康記憶中的史學泰斗余英時】
開創中國思想史研究的史學泰斗、中研院院士余英時,8月1日辭世,享耆壽91歲。余英時畢生高舉鮮明的反共立場、對自由民主的堅持,聲援中國、香港、台灣的民主運動,其著作和言論在中國都被列為禁忌,學生、台灣史學家黃進興更直言:「余英時就是中共統戰最大目標之一。」

當年六四事件後,余英時募資成立普林斯頓中國學社,庇護一代六四流亡者,作家蘇曉康也是其中之一,由此牽起了深摯緣分。流亡、經歷幾乎使太太變植物人的嚴重車禍,蘇曉康人生低谷和創作上的失語,都有余英時夫婦的扶持。

蘇曉康回憶這位溫暖長者的一件往事。1950年後,余英時離中赴美開始流亡生活,但中共當局這些年來仍不斷「誘降」,從安徽省地縣各級的父母官到統戰人員,來訪余英時美國居所的中共人員絡繹不絕。2008年,《中國時報》辦了「余紀忠講座」,席間邀請余英時和立場迥異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對談,面對當時正勸說其他學術界專家們回中的楊振寧,余英時的反應,也展現了他尖銳的應對之道⋯⋯
https://www.twreporter.org/a/opinion-su-xiaokang-and-yu-yingshih

#延伸閱讀
【六四流亡者蘇曉康:不要低估中共的獨裁者學習曲線】https://bit.ly/3qCz23r

#報導者 #蘇曉康 #余英時


Tags:

About author
財團法人報導者文化基金會 台灣正在經歷一場劇烈的歷史性改變,不論是新舊世代的價值變遷,或者新舊媒體的典範轉移,對新聞工作者都是全新的挑戰。 然而,無論挑戰多麼嚴苛與艱難,我們依然對新聞工作充滿熱情與信念,並且知道台灣社會需要一個能以真實而深度的報導,去挖掘重要議題、監督公共政策、推動進步價值,拓寬我們的國際與文化視野的媒體。 因此,我們決定成立一個新的新聞網站:報導者。 「報導者」這個名稱說明了我們將回歸新聞工作的初心與本質,致力於具有手作質感的深度報導;而做為網路新媒體,我們也將勇於探索網路新工具與呈現方式,重視網路的公共性與開放性,並結合各種進步價值與公民力量。 更具體而言,「報導者」會關注三大領域:在地議題的深度調查、國際與中港專題、文化與思想報導/評論。 「自己的新聞自己救」,我們深信,除了犬儒、失望與憤怒, 要改變台灣的新聞環境和公共領域,我們必須勇敢地往前走出一條不同的路,開始一場台灣的新聞小革命。
《報導者》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。秉持深度、開放、非營利精神,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。
View all posts